Nature:古代欧亚大陆病原体时空分布研究有望揭示人类传染病的历史演变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5-07-11 16:11
来自哥本哈根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分析古代欧亚大陆人类病原体的时空分布为我们揭示了传染病历史演变的惊人细节。
传染病一直是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据WHO统计,仅在过去几十年间,传染病就占据了全球疾病负担相当大的比例,比如每年约有2亿人感染疟疾,其中数十万人死亡;结核病每年导致约1000万人患病,150万人死亡,这些数据提醒我们,传染病的防控是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任务。然而传染病的历史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悠久,其起源和传播历程一直是科学界关注的焦点。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human pathogens in ancient Eurasia”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哥本哈根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分析古代欧亚大陆人类病原体的时空分布为我们揭示了传染病历史演变的惊人细节。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旨在通过考古遗传学方法绘制出古代欧亚大陆人类病原体的时空分布图,研究人员筛选了来自1313名古代人类的基因测序数据,这些数据涵盖了过去37000年间的欧亚历史。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了大量古代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DNA,其中许多病原体是首次在古代人类遗骸中被识别出来。
数据集的总览
该研究的核心目标是回答以下问题,即人类病原体最初在何时何地出现?其是如何传播的?这些病原体对古代人类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文章中,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高通量计算工作流程用于识别古代微生物DNA,通过对古代样本的基因测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就能检测到5486个个体样本中的病原体DNA,其主要涉及492个物种;这些病原体被分为不同的类别,包括环境来源、口腔微生物组和可能的感染源。研究中使用的技术包括古代DNA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贝叶斯统计方法。通过对古代样本的基因组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就能推断出病原体的传播模式和流行趋势。
研究结果表明,古代病原体的分布与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密切相关,比如,与动物相关的病原体(如鼠疫杆菌)在大约6500年前首次被检测到,这与人类开始广泛驯养家畜的时间相吻合。此外,随着人类从狩猎采集者向农民和牧民的转变,其机体的传染病的负担会显著增加,这一发现为理解传染病的历史演变提供了直接证据,也揭示了人类活动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
综上,本文研究通过大规模分析古代欧亚大陆的人类病原体揭示了传染病历史演变的复杂性,相关研究结果不仅有望扩展我们对古代病原体的认识,还为理解传染病的起源和传播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些发现强调了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同时也提醒我们,尽管现代医学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传染病仍然是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未来研究中,研究人员还将进一步探索古代病原体的基因组多样性,以及其如何影响人类的进化和健康。(生物谷Bioon.com)
参考文献:
Sikora, M., Canteri, E., Fernandez-Guerra, A. et al.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human pathogens in ancient Eurasia. Nature (2025). doi:10.1038/s41586-025-09192-8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